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引导青少年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8月20日,李俊镇雷台中心村组织20余名未成年人前往仁存渡口红色教育基地,开展“聆听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”主题教育活动。本次活动将红色教育与文明实践有机融合,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红色血脉得以赓续,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夯实思想根基。
沉浸历史现场,感悟渡口荣光。活动伊始,孩子们在村队干部引领下有序步入仁存渡口红色教育基地。庄严肃穆的仁存渡口纪念碑巍然矗立,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。在纪念碑前,讲解员依托详实史料与珍贵历史记载,为孩子们生动讲述了1949年9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冒雨抢渡黄河、解放银川的英勇事迹。孩子们神情专注,清澈的眼神中满含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辈的崇敬。
“这具沙盘是由本地手工爱好者精心制作并捐赠的珍贵展品,生动还原了昔日仁存渡口的全貌,包括码头布局、周边村落、河道走向等关键场景”,孩子们纷纷围拢驻足观察,对“渡船载重”“风浪应对”等历史细节充满好奇,踊跃提问。在互动交流中,孩子们愈发深刻地理解了当年渡河壮举背后的艰辛与先辈们的智慧。
对话历史见证,强化情感认同。在实践环节中,孩子们近距离观摩了陈列于渡口旁的老式渡船。这些船只作为黄河水运历史的生动见证,虽已斑驳褪色,但船身留下的岁月的痕迹、船头的铆钉、船舱的结构,依然清晰传递出当年军民同心、昼夜不息摆渡支援解放大军的壮阔图景。孩子们轻轻触摸船体,仿佛穿越时空,真切感受到那段风雨同舟、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。
践行文明理念,升华教育内涵。学习历史的最终落脚点是指导实践。活动的最后环节,村队干部带领孩子们化身“红领巾志愿者”,开展渡口周边环境清洁志愿服务。大家认真捡拾草丛、路边的塑料瓶、包装袋、纸屑等垃圾,以实际行动维护革命历史遗址的整洁与庄严。这一实践不仅是对“劳动美”和“爱护环境”理念的具体践行,更是将红色教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,转化为服务社会、守护共同历史记忆的自觉行动,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“爱国”“敬业”“友善”的深刻内涵,实现了从认知到认同、从情感到行动的全面升华。
筑牢育人阵地,赓续红色血脉。此次教育活动是雷台中心村依托仁存渡口这一重要红色资源,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。仁存渡口作为矗立的红色精神丰碑,正日益成为辐射周边的文化地标与教育阵地。未来,李俊镇及雷台中心村将继续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富矿,丰富“红色研学+文明实践+农文旅体验”等多元活动载体,持续开展内涵丰富、形式新颖的主题教育活动,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坚定理想信念、锤炼高尚品格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,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永不褪色的光芒。(永宁县李俊镇人民政府)